走进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库尔勒中泰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控制中心,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数控设备和电脑……这里被称作PTA(精对苯二甲酸)主厂区装置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生产中的重要控制指令都从这里发出。
“控制中心实现了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带来效能提升,公司上半年生产PTA47.1万吨。”新疆库尔勒中泰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荣利民说。
巴州从原料端引领纺织价值提升,创新发展特色低碳化纤新材料产业,打造上下游关联紧密、区域间协同联动、绿色高效循环的化纤纺织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巴州以纺织化纤材料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为主攻方向,重点打造涤纶产业链、氨纶产业链、尼龙产业链、粘胶纤维产业链四条化纤产业链。
“涤纶产业下游,可延长化纺、混纺、无纺及服装、家居日用品产业链。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氨纶产业向下延伸可与棉纺混纺生产运动衣、泳衣等高端服装面料及成衣等产品。”鲜智说,目前,巴州已形成全国最大的BDO(1,4-丁二醇)生产基地,产能达30万吨,PTA产能达120万吨,具备85万吨合成氨、150万吨尿素生产能力,45万吨轻烃产能和60万吨乙烯产能。
2021年,巴州发展化纺全产业链被列入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巴州紧抓政策优势,全产业链同步发力,推动化纤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乙烯工业缺少乙烷资源,装置工艺技术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2019年,塔里木6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项目在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建设,这是我国首套“自有技术+自有资源”项目;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2*60万吨/年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可将天然气由传统的燃料转变为生产原料,实现燃料变原料、原料变材料的革命性转变,形成产业耦合发展态势。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走进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区,高塔林立、管线纵横,路边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工厂透着清新之美。
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全力推进碳减排工作。“公司开展各类技术改造120余项,总投资6.7亿元,陆续建成疆内化工行业单体最大的气膜结构煤场、完成热电厂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民说,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等殊荣。
据了解,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实施后,每年节约标煤1.34万吨,减少危废排放1.6万吨,产生效益1625万元;乙炔尾气回收项目实施后,每年节约生产成本1258万元;高级炔回收利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增加效益890万元,实现了“科技创新—技术验证—投入生产”三大环节有序衔接。
现在,该公司正与巴州广和气体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一套15万吨/年的液态CO2回收装置,该项目是巴州落地的第一个碳减排项目。
在推进化纺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建设过程中,巴州将节能降耗工作作为推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能耗“双控”各项措施,打造绿色环保型基地。
目前,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启动绿色低碳低电价示范园区创建,在沙漠戈壁规划240平方公里光伏产业园,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增量配电网,实现绿色低碳低电价,加快促进石油石化项目聚集效应,高质量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组团式、链条式、集群式转移。
东阳市莱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现拥有年产4000多万平方米弹力无纺布生产线, SSS无纺布生产线, SMS无纺布生产线以及一系列的弹性深加工设备,专业生产销售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弹力无纺布、医用无纺布,是您值得信赖的无纺布厂家。